当前位置:主页 > 五栏内容 > 第一栏 > 精神分裂症 >

成为将主体与客体完美的结合运用的典范

发布时间: 2016-07-25 10:04
24小时预约专线:029-88220226点击

专家

方向 西安甘露医院专家

资深藏医专家,长期从事精神分裂症、脑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先后在西藏藏医学院和藏医学研究院研修学习,师从著名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占堆、格桑旺堆、德吉卓嘎等藏医大师,授以真传。...

  国家一级美术师,宁波美术馆学术典藏部主任,艺术家、艺术批评家宋文翔说:“石鲁先生不同于同时代画家的最大特点是,他的作品不是流于表面的将建设场景或革命场景进行描绘,而在于他智慧地用传统中国文化的审美,含蓄而意味深长的启发观众进行联想与思考。如《转战陕北》就是以大篇幅的画面描绘陕北高原景象,点景人物式地描写领袖人物从而表现了一场呼之欲出的战斗。在《延河饮马图》中他通过战马饮水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这种隐喻的方式在中国传统诗词中非常常见,而石鲁真正将文学中的中国审美运用到了绘画中,成为将主体与客体完美的结合运用的典范。”

  在采访中,长江网记者了解到,石鲁是中国二十世纪美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大师之一。作为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画家,他对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贡献,表现在突破性、开拓性和理论性等各个方面。他倡导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理念,注重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不仅付诸于他一生的探索与实践,而且这个创作理念也成为“长安画派”创作精神的主旨,给后学以巨大及深远的启示意义。石鲁的创作高峰主要集中在1954年到1964年之间,在这十年里,他创作出了诸如《转战陕北》、《南泥湾途中》、《东方欲晓》等著名画作。这些作品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杰作。

  据了解,30年前,石鲁先生的作品曾在武汉展出,令观者惊叹。30年后,武汉美术馆发挥引领地域文化的社会责任,重温石鲁先生以“苍山为岳”, 澄怀、敬畏之胸襟观万物,以“无法乃为至法”去沿袭传统、开拓创新的精神,阐明武汉美术馆的学术态度。“苍山为岳——石鲁作品展”将以“艺术风神、画为心声、高山仰止”三个部分展开,将展示石鲁先生120余件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贯穿他的生平年表、艺术主张和创作成就,由此强化突出石鲁先生具有美术史意义的代表性作品。武汉美术馆馆长樊风表示:“武汉美术馆自开馆至今,已相继举办了齐白石、刘海栗、何香凝、关山月、蒋兆和、华君武等大师专题展。此次展示的石鲁先生作品《山区修梯田》,该作品多年来命途多舛,几经周折后由石鲁先生的家属捐赠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是该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后,在国内美术馆的首次亮相。本次展览亦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国内美术馆首次合作的最大规模的展览。本次合作也将是一次探讨如何让馆藏作品‘走出去’,让更多的观者能近距离观赏、感受伟大艺术作品的契机。真正理解优秀的艺术作品因何而感动人,以达到追溯到艺术创作本源与本质的目的。”

长江网讯(记者 叶圣凡 通讯员 李霞)2016年7月20日下午,由武汉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苍山为岳——石鲁作品展”在武汉美术馆  1、2、3号展厅展出,观众可以免费观展。展出至8月30日结束。

  石鲁1919年出生于四川一个大地主家庭,原名冯亚珩,少年时在家兄冯建吴创办的“东方美专”开始系统的绘画训练;1939年决心奔赴延安参加抗日;1940年抵达延安并进入西北文艺工作团工作;1946年加入共产党;1949年调到延安大学文艺系任美术班主任,自此生活于西北,并长期担任党内文艺创作的领导工作。1965年对于石鲁来说是人生和艺术创作的分界线。石鲁因艺术创作受到冲击和批判,患精神分裂症入院治疗,1966年文革爆发,石鲁被强迫出院接受批斗,直至判处死刑。不幸中的万幸是石鲁最终因患有精神病而未执行,自此动荡的生活一直到文革结束两年后;1978年底,由陕西省委干部审查机构正式作出予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的审查结论后才彻底结束。

上一篇: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下一篇:在初次的离婚诉讼中王大爷表示:“这么大年纪还闹什么离婚

敬告:前来就医的广大患者朋友,不要和故意与你攀谈的人透露信息,谨防医托,尤其是外地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如需提供接车服务,请通过电话、网络提前预约,医院未设其他分院。 唯一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公交五公司北隔壁)

24小时热线:029-88220226 / 18165241231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版权所有 西安甘露医院 官方网站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光华路东段1号1幢
24小时咨询/预约专线:029-88220226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3
注: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