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察隅县城主干道旁柳树成荫,经过综合市场,宽敞整洁、依山而建的沿山路出现在记者眼前。记者看到,沿山路宽约5~6米,可并行两辆车。水泥地面干净整洁,沿山盘旋而上,路边每间隔数米栽种着银杏树,草地上星星点缀着各色野花。在一个分岔路口,左边下去是居民小区,右边道路蜿蜒着沿山而上,则是新建好的英雄坡纪念园。
察隅县广东省援藏工作组组长、察隅县委常务副书记王建文介绍,沿山路曾经是条烂泥路,山上植被茂密,老百姓为了方便,在山坡上开地建了猪圈、厕所等,还种植了一些玉米。不仅味道难闻,一到下雨天还会塌方,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来形容完全不为过。

13个月让3公里泥泞路变通途
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距离林芝市500多公里,比邻印度、缅甸。这里四面环山,风景秀美,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清澈的察隅河穿城而过,素有“西藏小江南”的美称。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察隅是深圳市的对口援建县。

目本村整体搬迁项目中,为村民建造的精美藏式小院,工人正在施工。
从古拉乡目本村至格巴村的路途,一边是滚滚的怒江,一边是狭窄的羊肠小道。 资料图
原标题:3年援藏修路治河藏民房产升值5倍
21岁的小伙子杨勇雷来自云南,2014年曾在深圳工作。今年3月,在同乡的邀约下,他离开深圳来到察隅参与沿山路的建设。他告诉记者,虽然这里是高原地带,但是对于这份工作,自己非常满意,“从早7点到晚7点,包吃包住一天两百多元工资,离老家不远,比我在深圳的工作还要舒心。”
为了方便居民出行,援藏工作组一到达察隅,便开始着手沿山路的修建。这条路全长3.1公里,去年5月1日开工,今年6月1日完工,总投资1700万元,如今这条路不仅具有交通、休闲、应急逃生等功能,还是全县唯一一条景观路。据介绍,该项目10年前就已申报,但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无法落地,“这条路,老百姓等了整整10年。”王建文感慨颇深。
日前,记者来到察隅县这颗“雪域明珠”,采访了工作在海拔2000多米高原的援藏干部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援藏项目“沿山路”,水泥路面宽敞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