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还加大了培训力度,并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农牧民技能培训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了培训项目内容,提高了培训补助标准,将转移就业培训补助标准提高到了每人1600元至3500元。目前,西藏除汽车驾驶员、装(挖)机操作员等个别工种,需由农牧民个人承担部分培训资金外,其它职业工种的培训均为免费培训。”该负责人说,此外,西藏还制定了《西藏自治区促就业创业定点技能培训机构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经机构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共认定区、地定点机构58家。
该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时期,人社部门将按照“663”工作思路,深化人社领域改革,突出就业第一的原则,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底,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转移农牧区劳动力480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就业率达到91%以上。(记者 刘庆顺)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公开考录、市场就业、就业援藏、自主创业等途径,西藏实现了西藏籍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并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西藏民族大学作为区内首个创业孵化基地已投入试运行。“近年来,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机制不断完善,5年来累计转移农牧区劳动力46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08.8亿元。”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强公益性岗位规范管理,全区公益性岗位总量达到了3万个,安置岗位2.6万余个,累计动态消除2856户城镇零就业家庭。其中,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转移农牧区劳动力110多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充分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西藏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稳定就业形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就业局势保持了总体稳定。5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