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脊椎是一根独立的支柱,承担着人体二分之一的重力,从事着复杂的运动,其前方为松软的腹腔,附近只有一些肌肉、筋膜、韧带,无骨质结构的保护,因而在持重物和运动中其本身或周围组织较容易受到损伤。本篇主要讨论腰部两侧肌肉及骶椎两侧臀部肌肉的急慢性扭伤,藏医理论认为腰部扭伤为神经扭伤。
【病因病机】腰部支持着人体的上半部,是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活动最多的部位之一,因此也是最易受伤之处。
腰部急性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髂部和两侧骶棘肌,腰骶关节是脊椎运动的枢,骶髂关节是躯干与下肢的连接线,体重的压力和外来的冲击力多集中在这些部位,因此受伤机会较多,人体在弯腰时,先由脊椎两旁的伸脊肌收缩达到维持躯干的位置和抵抗体重的目的,这时如负重过大,迫使肌肉强力收缩易使肌纤维撕裂,当腰全屈时,伸脊肌即不再收缩,而主要靠韧带来支持躯干的位置,这时如负重过大或暴力冲击,易造成韧带损伤,韧带和肌肉的损伤相互之间有密切关系,如韧带损伤后,在屈腰过程中的支持力量势必减弱,需要有肌肉来代偿,日久又会引起肌肉的损伤。腰部肌肉扭伤急性者,多由于卒然受暴力损伤而起,如过度后伸与前屈,扭转弯曲超过了腰部的正常活动范围或搬运重物、负重过大或用力过猛,劳动时腰部姿势不正确,或扛抬重物时用力不协调以及跌伤或暴力直接打击腰部,而使腰部的肌肉组织受到剧烈的扭转,牵拉,受伤。
【临床表现】本证都是由于伤力,扭转牵拉而发生。伤较重者,随即发生腰部剧烈疼痛,活动不便,坐、卧、翻身都有困难,甚至不能起床,咳嗽、深呼吸疼痛加重。也有些患者在扭闪腰时,腰部疼痛当时并不剧烈,还能继续劳动,数小时后逐渐疼痛加剧。
【检查】1.扭伤早期,绝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一般压痛点即为扭伤点。2.肌痉挛。主要发生于骶肌和臀大肌,也是对肌肉疼痛的保护反应,可为单侧和双侧,这些肌肉因紧张度增加而有压痛点,在俯卧时可稍松缓,但医者用手指按压时痉挛又复出现。3.脊椎生理曲线的改变,因疼痛可引起肌肉保护性痉挛,不对称的肌痉挛可引起脊椎生理曲线的改变,腰脊椎多向患侧倾斜,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治疗】本病治疗原则是舒筋通络,活血止痛。藏医药结合针刺及推拿的手段对于治疗本病有相当好的治疗效果,藏药主要为十八味杜鹃丸、二十味沉香丸、如意鹏十八味诃子丸,这些药具有祛风通络活血的作用,用于“血脉病”引起的四肢麻木震颤、肌肉萎缩、筋腱相摩,及清热消炎止痛的作用,用于瘟热、陈旧热症、各类炎症、四肢麻木、痹症、痿症以及精神炎引起的四肢僵直疼痛有确切疗效,经一段时间服药后基本达到治标治本的功效。针刺主要治疗方法:无论扭伤在何处一般首选采用属膀胱经的肾俞穴,其后以疼痛位置的区别使用腰部的夹脊穴,阿是穴及委中穴进行针刺,然后用电针刺激扭伤部位及其临近的肌肉韧带神经,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经络的功能得以正常疏通,经气运化正常,则经络能够发挥它的应有生理功能,运行气血,敷布周身,机体各部的营养赖以输送,从而使人体各部可以维持正常的协调,保持着相对的平衡,从而能够抗御外邪保卫机体。随后进行推拿用捻法在压痛点及周围治疗,逐渐移近疼痛处然后在伤侧顺骶肌纤维及脊椎两侧的夹脊穴用捻法操作往返三四遍,配合腰部后伸扭转的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手法压力由轻到重,直到疼痛减轻。推拿手法可调节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促进损伤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一般的患者经以上治疗二、三次后基本达到恢复的效果,也有一些患者一次治疗就能完全恢复,也有少数患者以上治疗后结果不明显的则使用针刺后利用西药维生素B1、B12等药物直接注射到扭伤疼痛点和相关的穴位。上两种注射针剂药物具有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消化系统功能,有治疗神经炎,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也可以输送氧气到病变部位,使病变的组织部位恢复正常的功能从而达到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的作用。
【典型病例】病人姓名:巴珠,性别:男,年龄:51岁,民族:藏,住址:达孜县,工作单位:达孜县卫生局局长,职业:医生。当时主要症状为右侧腰部第三、第四腰椎旁开二寸腰肌处扭伤,伴伤侧臀部,坐骨神经疼痛延伸到腘窝及腿部有麻木感,屈伸困难有一个多月。三天前因受凉及工作忙碌突然腰肌扭伤,经当地一位医生按摩,第二天病情恶化不能行走,经两天在急诊输液治疗后没有明显好转,因此急诊科医生要求针灸治疗。当我前去检查病人是发现病人腰部疼痛难忍,坐卧翻身都很困难,不能下床行走,咳嗽、深呼吸疼痛加重,扭伤点已被按摩手法过于重而皮肤破裂及周围神经发炎,当时确诊为右侧慢性坐骨神经痛伴腰肌扭伤。首先采取消炎止痛主要原则,经病人的家属把病人翻身俯卧到床上,在疼痛扭伤点、腰点、环跳、委中针刺用电针进行电刺激二十分钟,在扭伤点和周围神经发炎期间不采取推拿疗法,而是利用维生素B12在扭伤点和委中穴上分别注射1ml(毫升)药物,当即病人感到减轻疼痛并能靠自己翻身过来,随后进行几次同样治疗后收到明显治疗效果,第二次治疗后完全可以从床上起身走动,同时治疗坐骨神经痛,经过两个疗程后病人的病情完全恢复后出院。
此时,虽然扭伤威胁不了病人的生命,但不进行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和疤痕化,以后不断地发生有害的冲击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神经(白脉)扭伤则疼痛延伸至两腿,久而久之又会引起脚肢麻木,形成恶性循环。但不管是原发性或继发性病灶都可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及小的营养血管,造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因而我们的治疗目标应针对疼痛和肌紧张这两个环节,打破恶性循环以利于组织的恢复。临床治疗中我们可以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解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松弛则疼痛和压迫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的恢复。
藏医药和针刺及推拿手段是自然疗法,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起来的学科。本篇论述藏医药和针刺推拿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提高疗效对于治疗其他一些疑难症,常见病多发病也有特殊疗效。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尤其是某些化学药物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以及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使人深感焦虑的今天,藏医药及针刺推拿作为自然绿色药物疗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因此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在一些缺医少药、条件相对差的地方,如果医者能够掌握这方面的技术将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