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宝金,39岁,现任牡丹区都司镇中学副校长、牡丹区“红盾情”爱心委员会委员。曾荣获“山东好人之星”、“菏泽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十余年来,他始终用一颗仁爱之心,关照贫困家庭和鳏寡孤独人员,彰显了一位人民教师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
牡丹区安兴镇田楼村田全道今年76岁,因病失去劳动能力,生活十分艰难。2011年,老人的两个40多岁的儿子又相继去世。田全道因丧子之痛大病卧床,老伴天天以泪洗面导致双目失明。家里还有一个上高中的孙女和两个未成年的孙子,其中最小的孩子还患有智障,整个家庭陷入了绝境。
靳宝金听说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中,紧握着老人的手说:“您一定要安心养病,家里的困难我积极想办法帮助克服。”临走的时候,他掏出200元钱放在了老人的小饭桌上。回来的路上,他就联系了“红盾情”爱心委员会的侯玉林主任,向他反映田全道一家的遭遇和当前的困难,并发动社会对老人进行捐助。同时,他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协调,为三个孩子办理了孤儿证明,帮助田老一家申请了低保。
此后,
隔三差五,只要一有时间,靳宝金就会带些水果、营养品,到田老的家中看看,陪老人说说话,拉拉家常。同时,他还联合其他爱心人士,对田老正在上高中的大孙女,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进行帮助。2014年,孩子顺利考入了济南师范学院,正在全家为学费而一筹莫展时,靳宝金将筹集到的5000元学费送到了老人手里。两年来,他每个月资助孩子300元的生活费,现在孩子已经大二了,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优秀。
靳宝金生活工作在农村,怀着对困难群众的牵挂之心,他经常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附近县区的农村寻访苦难家庭。牡丹区沙土镇南宋庄行政村张谭村苦命女孩张硕,三岁时父亲因肝硬化去世,母亲因精神分裂症去世。年迈的爷爷奶奶无力照顾她,只能跟随姑姑生活。但张硕姑姑村的小学只有1至3年级,4年级需要跑6里地外的地方去上学,而她姑姑也身患疾病,无力照顾孩子。为了让孩子继续求学,靳宝金多方联系,帮她找到了一个全日制寄宿制学校——沙土裕鲁子弟学校。马圣民校长当即表示免除张硕同学在校期间的一切费用,直到初中毕业。
靳宝金生长在农村,朴素的乡风滋养了他憨厚、热情的性格,培养了他乐于助人、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的优秀品德。牡丹区都司镇周楼行政村周宗信老人,今年79岁,无儿无女,住的房子是上世纪60年代的土房,屋顶到处透明,一到下雨就用几个脸盆接水。看到此景后,靳宝金再也坐不住了,下决心要为老人建一座新房。为此,他无数次往返于乡镇和县城,最终争取到危房改造资金15000元。随后,他又找到“红盾情”爱心委员会“阳光分会”爱心人士,募捐了10000元资金,为老人建起了三间宽敞明亮的新房。老人感动得说:“是好人靳老师让他住进了新房,这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呀。”
爱心一旦涌动,就不会休止。靳宝金早已把施爱当做生活中的一大信条,在一次次行动中释放着人间大爱。十几年来,他先后救助50多位儿童和孤寡老人,捐助善款3万余元。靳宝金持续播撒的爱心,不但给被救助者送去了温暖的关怀,也在影响和改变着身边的人。记者
祝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