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主要含硫化汞,在水中不溶解,无法煎出有效成分。在煎药器皿底部,煎煮过程中锅底温度过高,硫化汞分解析出游离汞,从而增加其毒性,游离汞在汤剂中还可进一步氧化成毒性更强的氧化汞,使毒性大增。因此,朱砂入药不可水煎服,只能人丸散剂,用于汤剂时只能冲服。 
“不要给孩子吃任何‘安神’的中药,大人也别吃。在所有号称安神的药物里面,几乎都会找到一个成分:朱砂,而服用朱砂造成汞中毒的一个明显表现就是精神萎靡,这也是安神效果的由来。然而为了一个并不确定的安神作用,冒着汞中毒的风险,显然不值得。” 中医对于朱砂的认识及其应用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中药朱砂传统炮制方法是水飞,这一炮制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可溶性汞和游离汞的含量,降低汞含量,而朱砂忌水煎剂也是为了减少游离汞的含量。 有研究人员以家兔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朱砂安神丸、朱砂、去除朱砂后的朱砂安神丸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与镇心安神功效的关系,结果三者均呈现抗心律失常作用,作用强度为: 朱砂安神丸>朱砂 >去除朱砂后的朱砂安神丸,尤其是朱砂安神丸作用远强于去除朱砂后的朱砂安神丸。 汞还能透过胎盘屏障,因婴幼儿、胎儿对汞等重金属的生理屏障作用和肾脏排泄功能尚未完善,渗透性较成人高,更易形成蓄积中毒。 
(4)体质因素 此外,朱砂不可过服和久服,合理用药也是避免药物中毒的重要方面,目前不少朱砂中毒的报道一次服用量均超过10g,是药典规定的20倍以上。 (2)剂量过大 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纯度不低于96%,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的兴奋性,有镇惊催眠、抗惊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外用有抑制和杀灭细菌、寄生虫的作用。 这段话来自一篇最近在朋友圈里流传的文章,文中提到的朱砂,是中医里常见的一味中药。问题是,朱砂到底能不能安神?会不会导致汞中毒呢? 肝肾功能不全及婴幼儿、孕妇禁用朱砂和朱砂制剂。因朱砂吸收后在肝脏、肾脏分布最多,占总吸收量的70%以上,它被吸收后血汞进入脑组织的量虽然不多,但汞在脑组织中代谢较慢,易蓄积中毒,损坏中枢神经,这对大脑未发育完全的婴幼儿、胎儿来说,智力和记忆力受其影响较大。 大量资料证明:当人体中汞蓄积量达到100毫克时即可产生中毒反应,按照汞在人体内代谢速度推算,连服7天左右即可达到体内100毫克的汞蓄积中毒量,因此,一般患者连服朱砂和朱砂制剂不宜超过7天。 
此前有资料显示,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禁止使用朱砂,81种中成药被美国卫生部明令禁止在美国境内销售,多含有朱砂(水银)、砷(砒霜)、铅等有毒或重金属物质。 尽管对于长期使用(是否可以长期使用有待探讨)尚缺乏研究,但是对于在药典剂量范围内对于朱砂的合理使用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朱砂的药理研究不仅可以从中医理论上予以阐释,现代药理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证实。 目前对汞的含量评估主要以其总汞含量为标准,然而,近年来的工作已清楚表明用总汞来评价朱砂安全性欠妥。不同价态,不同化学形式的汞化合物毒性可相差成千上万倍。 《本草从新》:“泄心经邪热,镇心定惊……解毒,定癫狂”,服法:内服,只宜入丸、散剂。每次0.1-0.5g,不宜入煎剂,不宜过量、久服,孕妇及肝功能不全者禁用,忌火煅。 朱砂在中医学上来讲,它的药理作用主要来源于其甘寒质重,寒能降火,重可祛邪,专入心经,因此其能重镇安神,镇惊止惊,清热解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