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5日,厦门农产品有限公司位于中埔的水果批发市场交易区内地下排污管道,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疑似沼气中毒事故,1名工人下井施工时晕倒,施工负责人发现情况异常后下井施救,1名路过人员听到呼救声后,主动帮助施救。两名施工人员和路人均不幸发生意外,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硫化氢浓度超标
上述事故的检测结果表明,有毒物质一氧化碳、硫化氢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中,一氧化碳最高浓度超标2.6倍以上,硫化氢最高浓度超标11倍以上。此外,甲烷为窒息性气体,浓度较高,达到每立方米2620mg。
易造成中毒事件
这起事故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在市政下水道、污水处理池、小区下水道、化粪池等地下领域作业,其作业空间都处于密闭或半密闭状态(即有限空间作业),这给生产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限空间作业有什么危险性?如何避免事故?近日,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有关专家。
地下有毒物质多
“硫化氢中毒是急性职业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种”,徐健介绍说,硫化氢既是刺激性气体,又是窒息性气体,刺激性体现在对眼睛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表现为流泪、咳嗽,窒息性是由于它能阻断细胞的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由于脑组织对缺氧最为敏感,因此许多硫化氢中毒都以昏迷为主要表现。
徐健表示,国家规定,工作场所硫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为每立方米10mg,在低浓度时,硫化氢具有像臭鸡蛋一样的气味。但高浓度时,会造成嗅觉神经麻痹,反而使人闻不到臭味,使中毒事件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发生。当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000mg时,可因呼吸麻痹发生电击样死亡。
B、易发生什么事故?
保障地下作业安全对生产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硫化氢毒性最大
厦门日报讯(记者 刘艳)炎炎夏季,无论是高空作业,还是地下作业,安全意识不可忽视。
“下水道中存在的有害气体主要为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其中以硫化氢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徐健说,下水道中的有机物分解会产生硫化氢,由于硫化氢比空气重,在下水道这种有限空间内,硫化氢会集聚在下水道底部,夏季气温升高,硫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加剧了硫化氢的溢出。
A、有什么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