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首页三栏 > 媒体报道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组队

发布时间: 2016-07-26 12:07
24小时预约专线:029-88220226点击

专家

方向 西安甘露医院专家

资深藏医专家,长期从事精神分裂症、脑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先后在西藏藏医学院和藏医学研究院研修学习,师从著名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占堆、格桑旺堆、德吉卓嘎等藏医大师,授以真传。...

 

 

 

 

  国际知名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19日在拉萨透露,针对西藏旧石器时代的考古调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发现确凿的原生文化层。

  此外,高星还指出,在西伯利亚通过DNA发现的丹尼索瓦人与新几内亚地区现生人群的纽带与迁徙传播路线一直是一个重大学术谜团,《自然》杂志2014年曾有文章通过遗传变异推测西藏是丹尼索瓦人向南迁徙的通道,但没有实物证据,而那曲发现的石制品技术特点、地层序列与测年序列提供了紧缺的考古证据,“加之与新疆骆驼石、宁夏水洞沟等旧石器遗址的文化相关性和地理位置的衔接,构成了该支人群迁徙移动的证据链。”

 

  高星介绍,2012年、2013年夏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西藏展开系统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发现和突破,“2014年至今我们一直在整理相关材料,相关的论文框架已经完成,力争发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

  据了解,此次联合调查区域主要为拉萨周边、日喀则市、阿里地区和那曲地区,共新发现了11处地表出露打制石器丰富的地点。

 

  高星还透露,调查中在那曲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地点规模宏大,石制品分布密集,遗址区保留有第四纪底层堆积,从底层中试掘出土了人工制品,年代测定的初步结果令人鼓舞。

  “这些地点的石制品人工特征明确,原料以黑色角页岩为主,偶尔可见到燧石、砂岩、玉髓和黑曜岩,石制品组合中包括典型的石叶产品和细石叶产品,部分石制品具有欧亚大陆西部某些石制品的类型和技术特征,其细石叶技术与华北地区的文化面貌非常相似,这些标本为研究更新世晚期的人类迁徙和文化交流提供丰富的材料。”高星介绍。

  “此次调查的初步结果是,藏北高原高海拔地区晚更新世晚期已经有确凿的石叶技术出现,与华北的水洞沟等遗址的相关年代数据有很好的相关性,再一个就是首次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发现确凿的原生文化层,对特定人群的来源提供了珍贵信息。”高星表示。

上一篇: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林辉10日透露

下一篇:僜人新村幸福路

敬告:前来就医的广大患者朋友,不要和故意与你攀谈的人透露信息,谨防医托,尤其是外地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如需提供接车服务,请通过电话、网络提前预约,医院未设其他分院。 唯一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公交五公司北隔壁)

24小时热线:029-88220226 / 18165241231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版权所有 西安甘露医院 官方网站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光华路东段1号1幢
24小时咨询/预约专线:029-88220226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3
注: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