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西藏教育已经形成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曾燕认为,西藏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不但有力地保障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极大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为西藏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藏等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谈到旧西藏教育事业发展如何滞后时曾燕说,民主改革之前,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的学校,各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文盲率高达95%。要想在这样一个教育资源极度贫乏、受教育人数如此稀少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发展是绝对不可能的。教育的落后导致生产力低下、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得不到提升,整个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要想改变西藏这种贫穷落后的状况,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什么制度,这个国家向哪方面发展,教育都是不可忽视的、不可不要的。因为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什么制度都需要有文化的人、有知识的人、有能力的人。教育让人摆脱贫穷,知识让人改变命运,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和科技显示出其前所未有的巨大威力。”
近日,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曾燕就即将到来的“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的教育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已经直接转化成了现实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实现了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当谈到民主改革以来,党和国家致力于发展西藏现代教育事业的各项成果时,曾燕表示,50多年里,党和国家从政策到资金、从人力到物力都给予了大力投入和支持,使西藏的教育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综合、从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的历史性成就,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一个突出亮点。曾燕说,从1985年开始,西藏在农牧区实行以寄宿制为主的中小学办学模式,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西藏全区高中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与此同时,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得到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实行免费教育,并享受生均2000元的补助政策。
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已建立或正在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全部享受“三包”政策。此外,西藏现代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内地12个省市42所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2010年起举办内地西藏中职班,涉及10大类33个专业,年招生规模3000人。农牧区教育综合改革依托县级职教中心,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农牧民群众达3万多人次。为帮助西藏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中央做出了教育援藏的重大决策。1984年,为加大西藏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国家做出了“在内地创建西藏学校和开办西藏班”的决策。30多年来,全国先后有21个省、市的31所学校开办内地西藏班(校),有58所内地重点高中、90多所高等学校招收西藏学生。目前,内地西藏班在校生总数约218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