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首页三栏 > 媒体报道 >

将白面藏戏搬进演出大厅

发布时间: 2016-07-25 08:52
24小时预约专线:029-88220226点击

专家

方向 西安甘露医院专家

资深藏医专家,长期从事精神分裂症、脑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先后在西藏藏医学院和藏医学研究院研修学习,师从著名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占堆、格桑旺堆、德吉卓嘎等藏医大师,授以真传。...

  琼结县旅游局长旦增旺堆说,县里计划引进旅游公司,将白面藏戏搬进演出大厅,让更多人了解白面藏戏,推动白面藏戏的传承和发展。

  头戴白色面具,手持彩棒,身着蓝黑色服饰,表演者们踩着鼓点,一边倒着转圈,一边念念有词。这是记者30日在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看到的宾顿白面藏戏表演。

  白面藏戏与其他藏戏有两个区别,一个是面具是白色的,另一个是面具上的眼睛是往天上看的。“当初白面藏戏在布达拉宫为五世达赖表演时,为了表示对坐在上方的达赖的尊敬,才把眼睛画成往天上看的。”白玛说,这是其他藏戏中没有的。

  目前,西藏共有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项(藏戏、格萨尔),国家级非遗项目7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8名,基本形成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一批亟待抢救的西藏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据白面藏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玛介绍,600多年前,西藏的桥梁鼻祖唐东杰布缺少建桥资金,就找到了七位美丽的少女,教会她们跳舞,并让她们穿着奇装异服在各地演出,以筹集建设桥梁的资金。

  宾顿白面藏戏起源于琼结县下水乡宾顿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起源最早的一种藏戏。白面藏戏使用山南方言表演,多在举行节庆、庙会、集市等民俗活动时演出。

  记者了解到,自2005年西藏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国家和西藏先后投入1.27亿元资金保护西藏非遗项目,并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行为给予适当补助。

  据介绍,如今仍在坚持表演的白面藏戏表演队,整个西藏只剩白玛所在的这一支。表演队共有队员26人,平均年龄27岁,最小的一位20岁。“他们都是从小看白面藏戏,对藏戏有兴趣的当地人。”白玛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玛每年可以获得1万元的津贴。

  “很久以前,白面藏戏的表演者都是女人,但五世达赖期间,白面藏戏有机会进入布达拉宫表演,可布达拉宫又不允许女人进入,只得让表演者男扮女装。”白玛说,就这样,白面藏戏的表演者清一色成了男人。

上一篇:广泛开展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活动

下一篇:目前嘎拉山新隧道工程已全线贯通

敬告:前来就医的广大患者朋友,不要和故意与你攀谈的人透露信息,谨防医托,尤其是外地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如需提供接车服务,请通过电话、网络提前预约,医院未设其他分院。 唯一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公交五公司北隔壁)

24小时热线:029-88220226 / 18165241231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版权所有 西安甘露医院 官方网站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光华路东段1号1幢
24小时咨询/预约专线:029-88220226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3
注: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