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首页三栏 > 媒体报道 >

藏文古籍修复专业人才匮乏

发布时间: 2016-07-24 23:26
24小时预约专线:029-88220226点击

专家

方向 西安甘露医院专家

资深藏医专家,长期从事精神分裂症、脑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先后在西藏藏医学院和藏医学研究院研修学习,师从著名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占堆、格桑旺堆、德吉卓嘎等藏医大师,授以真传。...

  记者:您认为应该怎样建设一支藏文古籍修复的专业队伍?

  边巴次仁:随着西藏藏文古籍普查工作的不断开展,新的古籍层出不穷,对古籍修复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出土古籍破损较为严重,再加上个别基层单位保存条件有限、保护意识不强,一些古籍出现了老化现象,藏文古籍修复工作刻不容缓。

  边巴次仁:西藏的藏文古籍修复才刚刚起步,开展了一些常见的、简单的修复工作。一般先将出土后的古籍进行除尘,品相较好的用棉布包装,稍次一些的用木夹板进行固定,而开展进一步的细节修复还有难度。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已经为我们配备了厚度仪、显微镜、工作台等古籍修复设备,但专业修复人才十分匮乏。

  记者:现在西藏对藏文古籍已经开展了哪些方面的修复?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藏文古籍修复工作的背景?

  边巴次仁:一方面是藏文古籍修复的个性,藏文古籍大多是写在藏纸上的,这与汉文古籍有很大不同,而修复的前提条件是对藏纸的纤维、酸度,以及墨色等进行科学测量,加上藏文的字体形式多样,又增加了修复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古籍修复的共性,古籍修复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一旦修复失败,便是对古籍的二次破坏,因此必须建立标准化的藏文古籍修复方法。

  记者:藏文古籍修复有怎样的特点?它难在哪些地方?

  边巴次仁:今年云南省图书馆举办了古籍修复培训班,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也派出人员参加了交流与学习,解决了部分燃眉之急。然而,藏文古籍修复是一项长期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更长远规划。一方面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例如通过政府特培、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派出人员到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长期学习;另一方面要在待遇上给予倾斜,古籍修复是一项相对枯燥且需要耐心的工作,应该提升专业人才的职称、待遇等。

  原标题:打造藏文古籍修复“专业队”

  在记者采访藏文古籍普查、整理和利用过程中,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都提及藏文古籍修复人才的匮乏,是目前抢救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难题。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打造一支藏文古籍修复专业队伍?记者专访了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负责人边巴次仁。

上一篇: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下一篇:西藏自治区五保老人等收养项目年底竣工

敬告:前来就医的广大患者朋友,不要和故意与你攀谈的人透露信息,谨防医托,尤其是外地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如需提供接车服务,请通过电话、网络提前预约,医院未设其他分院。 唯一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公交五公司北隔壁)

24小时热线:029-88220226 / 18165241231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版权所有 西安甘露医院 官方网站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光华路东段1号1幢
24小时咨询/预约专线:029-88220226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3
注: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