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首页三栏 > 媒体报道 >

很多佛教术语缺乏梵文对应词条翻译

发布时间: 2016-07-19 14:57
24小时预约专线:029-88220226点击

专家

方向 西安甘露医院专家

资深藏医专家,长期从事精神分裂症、脑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先后在西藏藏医学院和藏医学研究院研修学习,师从著名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占堆、格桑旺堆、德吉卓嘎等藏医大师,授以真传。...

  普琼次仁说,目前在国际上的学术研究中,很多佛教术语缺乏梵文对应词条翻译,许多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尤其涉及人名、地名、佛教用语时,直接使用梵文术语,但无相应的英文或拉丁文翻译、转写,使阅读者不知其义,无法理解。“因此有一本国际通用的工具书,起到翻译、沟通的作用十分重要。”他说。

  原标题:世界首部四语对照《大藏经》翻译名义集出版填补空白 

  由西藏大学文学院教师、藏学研究学者普琼次仁编著的《翻译名义集——藏梵英汉对照词典》近日出版,这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填补了世界藏学、佛学研究领域空白。

  2012年,普琼次仁开始着手翻译、编纂“翻译名义集”。他先后搜集整理纳塘、北京、德格、卓尼、颇赖奈五种版本的《大藏经》,以其中最完整的德格版本做基础,参考、比较其他版本,进行再整理和翻译。经过三年的努力,这部词典得以出版。

  普琼次仁博士毕业于挪威奥斯陆大学东方语学院,据他的介绍,《翻译名义集——藏梵英汉对照词典》遵从了《大藏经》翻译名义集收录的词条顺序以及章节分类,除准确的四语翻译外,重点对各名词进行了藏文拉丁文转写和梵文拉丁文转写,成为全世界首部集四种语言并有标准国际通用拉丁文转写的翻译名义集。

  据记者了解,关于梵文《大藏经》中“翻译名义集”这一函的各语种翻译版本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由匈牙利学者乔马作出梵、藏、英对照翻译,这一版本在1910年得以出版其中的第一部分,但由于作者改变原文编排顺序、分类,在收录词汇方面有相当一部分的脱落,特别是藏文部分多有拼写错误,至今未成为可信赖版本。

  20世纪初,陆续出现苏联的梵文单行版本、日本的梵藏汉对校版本;20世纪末,印度、中国等地学者对《翻译名义集》进行整理、翻译研究,但由于各语种的局限性,这些版本仍有缺憾。

  “翻译名义集”是佛学经典《大藏经》中的一函,原文是以梵文—藏文对照形式记录于公元8世纪左右,主要为《大藏经》中佛教用语、哲学术语进行名词解释,同时记录与佛教起源等相关的印度地名、山、河以及珍贵花草等自然科学类名称,以及对印度古代哲学家等人物注解。

上一篇:西藏2014年责令限期整改23家环境问题企业

下一篇:国航拉萨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敬告:前来就医的广大患者朋友,不要和故意与你攀谈的人透露信息,谨防医托,尤其是外地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如需提供接车服务,请通过电话、网络提前预约,医院未设其他分院。 唯一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公交五公司北隔壁)

24小时热线:029-88220226 / 18165241231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版权所有 西安甘露医院 官方网站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光华路东段1号1幢
24小时咨询/预约专线:029-88220226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3
注: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