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
“亮相”建川博物馆
据悉,8月11日,“驼峰航线”美机残骸开启了从西藏林芝波密县到四川成都的运送之旅。这些见证了二战期间中美并肩作战的珍贵文物,将被收藏于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聚落——建川博物馆。据介绍,这些美机残骸将于8月15日在建川博物馆与市民见面。“二战期间驼峰航线掉了上千架飞机,但真正找到的屈指可数,将飞机残骸大规模收藏到博物馆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建川博物馆副馆长杨建朝表示。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表示,寻找“驼峰航线”美机残骸策划已有6年。2009年,他获悉有架二战期间执行“驼峰航线”运输任务的美机残骸至今仍遗落在西藏境内的无人区,立即萌生了将残骸带回成都的强烈愿望。参与此次活动的另一位领队姜帆说:“看到飞机残骸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陨落,这些飞行员当年一定是非常优秀的,但是为了世界和平,他们来到异国他乡挥洒热血,令人感动。” 12日,记者连线得知,此次发现的飞机残骸属于1943年冬天坠毁的编号为41-24688的C-87型美军运输机。1993年9月,在海拔4100米的若果冰川,这架飞机和五具飞行员遗体被当地猎户罗松等人发现,后经中美共同确认为1943年冬坠毁的美军运输机。之后,两国举行了隆重的美军飞行员遗骸交接仪式,但飞机残骸大部仍残留于西藏林芝波密县易贡乡若果冰川。参与此次搜寻美机残骸探险活动的建川博物馆保安部队长次仁曲扎介绍,搜索队员在山顶发现了大量散落的飞机残骸,还发现了一双高筒雨靴,两双高帮军靴和一双低帮军靴。“这些军靴和上世纪90年代我见过的美国飞行员军靴是一样的。”西藏林芝波密县易贡乡中北村村民罗松说。作为此次活动的向导,他带领搜索队攀上了若果冰川。负责带队的建川博物馆副馆长杨建朝介绍,攀上若果冰川的过程非常艰难,受限于运输条件,搜索队只带出了50片左右较有收藏价值的残骸,其中包括长约4.5米,宽约2米,带有白色五角星的飞机机翼,以及飞机仪表盘、发动机、舱板零部件等。沿途没有路也没有桥,队员们只能一边修路搭桥,一边行进,最终和41名当地藏族辅助人员一起把飞机残骸背了下来。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惨重的一条空运线。“驼峰航线”作为二战时期盟国向抗战中的中国输送战略物资的“空中生命线”,约有1500架美国飞机坠落在中国的西南边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