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首页三栏 > 媒体报道 >

西藏班改变的人生:从“放羊娃”到“法官”

发布时间: 2016-07-13 18:32
24小时预约专线:029-88220226点击

专家

方向 西安甘露医院专家

资深藏医专家,长期从事精神分裂症、脑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先后在西藏藏医学院和藏医学研究院研修学习,师从著名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占堆、格桑旺堆、德吉卓嘎等藏医大师,授以真传。...

  如今,和次平一样,内地西藏班毕业生已成为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骨干力量。大家看到内地西藏班毕业生的出路好,更加相信读书改变命运。“不只是我老家的村子,各个地方都羡慕考上内地班的家庭,大家都认为这是光宗耀祖的事,十里八乡都会出名。”次平说。

  在北京西藏中学,次平刻苦努力,跟着门卫练习汉语,甚至悄悄买了一个小手电筒,钻在被窝里学习,第一个学期取得全校第一名的成绩。

  “学校的老师给我们讲国际国内的趣事,我的视野也迅速打开。没有内地西藏班,我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大山。”次平说。

  直到今天,次平依然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深。

  30年前,他还是西藏偏远农村的一个放羊娃,梦想着哪一天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他不仅摆脱了放羊的命运,还先后担任法律学校教师、法院院长,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法官”。

  “第一次坐飞机火车,第一次吃面包,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次平说,看到北京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和溢光流彩,仿佛是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因为当时他还从未见过电视。

  “生我养我的是父母,培养我的是内地西藏班。”次平说。他的梦想就是增强西藏农牧民的懂法守法用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为现代法治精神推动西藏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在校期间,次平喜爱写作,多次给《西藏日报》《西藏青年报》《西藏教育》《西藏科技报》投稿,稿费成了他的主要收入来源。1989年,次平被评为《西藏青年报》“十佳优秀通讯员”。

  那一年夏天,十分干旱。次平和哥哥到离村子很远的地方割草。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姐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远就大声喊着说:“次平——你考上内地西藏班啦!”

  次平是家里重要的劳力,离开他,意味着家里很多农活就没人做。1987年,次平瞒着家人,参加了内地西藏班的招生考试,以拉孜县第1名的成绩被首次招生的北京西藏中学录取,成为全村100多户人家里第一个到北京读书的孩子。

  他就是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次平,一名从内地西藏班走出的法律专家。

  上世纪80年代,根据西藏人才奇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中国开始在内地举办西藏班(校)。1985年9月,以藏族为主体的首批西藏小学毕业生到内地学习,开启了新的教育模式。

  原标题:内地西藏班改变的人生:从“放羊娃”到“法官”

  得益于良好的学习成绩,1989年,次平接受了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采访,讲述了自己在北京西藏中学的学习生活情况。

  “哥哥是聋哑人,弟弟患有小儿麻痹症,9岁时父亲去世,我从小就是随着羊群长大的。”次平说,农闲时,他就到乡办小学读书。在内地读书的朋友给他寄回的书信和照片,激发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梦想着有一天能到内地上学。

  1991年次平被山东省法律学校录取。毕业后留校任教5年,授课的3个班、120名学生,几乎都被西藏各级法院录用,他因此荣获二等功。随后,次平先后担任西藏自治区高级法院政治部宣教科副科长,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法院院长助理、副院长、江孜县法院院长。2008年成为自治区人大的一名年轻干部。

  1974年,次平出生在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扎西岗乡宇拓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一个距离拉萨约300公里的偏远农村。

上一篇:西藏王族后裔50年之境遇变迁

下一篇:全面提高入学率、巩固率;支持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敬告:前来就医的广大患者朋友,不要和故意与你攀谈的人透露信息,谨防医托,尤其是外地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如需提供接车服务,请通过电话、网络提前预约,医院未设其他分院。 唯一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公交五公司北隔壁)

24小时热线:029-88220226 / 18165241231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版权所有 西安甘露医院 官方网站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光华路东段1号1幢
24小时咨询/预约专线:029-88220226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3
注: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