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首页三栏 > 媒体报道 >

非遗“泽贴儿”助藏南扶贫

发布时间: 2016-07-03 09:55
24小时预约专线:029-88220226点击

专家

方向 西安甘露医院专家

资深藏医专家,长期从事精神分裂症、脑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先后在西藏藏医学院和藏医学研究院研修学习,师从著名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占堆、格桑旺堆、德吉卓嘎等藏医大师,授以真传。...

  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治区级著名商标,西藏自治区首届旅游纪念品大赛银奖……这间不大的草根合作社除了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还主动承担起了带动周边困难群众共同致富的担子。

  2015年即将收尾,巴桑预计合作社今年销售额将达210万元,利润有42万元。上半年,合作社72名固定员工分红达5.4万元。

  据巴桑介绍,合作社成立以来已直接解决就业136人,间接从业和延伸产业项目解决就业322人。

  “我到合作社快十年了,平日里我主要做一些‘泽贴儿’的手工艺品。”37岁、双腿残疾的达瓦扎西说,“每月我可以拿到3500元的固定工资,这对我非常重要。”

  残疾人、待业青年、家庭妇女、贫困户……在这间合作社里像达瓦扎西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在这里不仅掌握了一技之长,还摆脱了贫困。

  “巴桑,若能把咱们泽当的“泽贴儿”传承下来那该有多好。”十多年前,镇上一位老人的一句话,触动了当时正经营唐卡绘画培训班的巴桑。2008年,巴桑自筹资金成立了乃东县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从此走上了“泽贴儿”的抢救发展之路。

  如今,该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已从最初单一的绘画与哗叽编织、销售,扩展到了包括民族服装、旅游纪念品、木雕技艺、家具制作、培训、销售等多个领域。

  据介绍,这家合作社两年内将搬迁至泽当镇工业园区,到那时改扩建后的合作社面积将达到1.3万多平方米,帮扶的贫困户数将扩大到500户。

  “‘泽贴儿’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可如今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它不仅重焕新生,还用它的‘甘露’滋养了贡布神山下的我们。”西藏乃东县泽当镇年近半百的巴桑微笑着说。

  看着专程来定制“泽贴儿”藏装的客人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订单从内地发来,巴桑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从回忆精羊毛选料、编织、加工工艺流程,到手把手地向年轻学员传授编织技巧;从最初招收的42名贫困学员,到如今拥有72名固定员工、3个县60户农牧民编织合同户,千年哗叽工艺再次焕发了生机。

  “‘泽贴儿’即泽当毛哗叽,是在藏氆氇基础上,将经、纬两线由粗变细,质地由厚变薄,逐步形成的纯手工纺织技艺。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极为盛行,并一度成为西藏高僧、达官贵人用来制作服饰的专用贡品布料。”巴桑介绍说,如今,“泽贴儿”白山羊绒布料定制的一套藏装要卖1.3万元,一条围巾也要1300元。

上一篇: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的目标

下一篇:没有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是不行的

敬告:前来就医的广大患者朋友,不要和故意与你攀谈的人透露信息,谨防医托,尤其是外地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如需提供接车服务,请通过电话、网络提前预约,医院未设其他分院。 唯一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公交五公司北隔壁)

24小时热线:029-88220226 / 18165241231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版权所有 西安甘露医院 官方网站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光华路东段1号1幢
24小时咨询/预约专线:029-88220226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3
注: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