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记得刚开始,老师教我们用手触摸学习盲文,还关心我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他们付出了许多心血和努力,才有了我现在快乐的生活。”边巴顿珠感动地说。 原标题:西藏残疾人生活小记: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
据了解,自治区残联通过进行委托培训和充分利用盲人保健按摩师资队伍,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盲人保健按摩培训工作。目前,全区通过正规盲人保健按摩培训117人次。而边巴顿珠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他说,自己已经工作半年了,现在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这个是踝关节上三寸的三阴交,这个穴位是缓解痛风的。”在德培林盲人按摩中心,记者认识了几位盲人按摩师傅。一位名叫边巴顿珠的青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核心提示
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
“裁缝小子”扎西次旦:
近年来,西藏残疾人事业有了新的突破,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他们通过辛勤劳动,自力更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除了缝纫,我们还开设了唐卡绘画、哈达编织、理发、厨师等科目,为的就是更好地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自力更生,过得幸福。”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就业部主任扎西介绍说,在“十二五”期间,自治区通过各地市残联在全区范围内招收具备接受能力的残疾人,集中安排在就业中心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全区组织1032名残疾人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
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
“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总有温柔的话送耳旁。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黑暗无光。”这就是内心充满阳光的班丹久美,他懂得感恩,也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大一学生班丹久美:
边巴顿珠今年22岁,曾在特殊教育学校完成9年义务教育,高中毕业之后,经过两年半的盲人保健按摩和医疗按摩培训,成为一名盲人按摩师。他说:“我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和不断练习,慢慢学会了按摩技术。虽然没有视觉,但是其他的感官相比正常人来说会强一些。”
“虽然我的腿部有缺陷,但是我还有一双手,可以做我喜欢的缝纫工作。我现在的月工资是2000元,这份工作不但让我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还教会我坚强和自信。”扎西次旦如是说。
班丹久美今年20岁,是西藏大学新闻系大一学生,正在学习藏语新闻。“在学校,同学和老师经常帮助我,他们就像一双双温暖的手。”他说,在课余时间,他会教学生学习藏文,他的学生有七、八岁的,也有二十多岁的。“曾经有很多人帮助我,现在我除了想学好专业以外,还想学习好音乐和藏语,我的愿望是当一名老师,帮助更多的孩子学习。”
按摩师傅边巴顿珠:
“吱吱,吱吱。”循着缝纫机有节奏的音调,记者来到了“裁缝小子”扎西次旦的缝纫店里。说起这个别名的来由,是因为他心灵手巧,在他手里设计出来的卡垫图案新颖、美丽、大气。
我在爱的人间长大
在拉萨市温州商贸城附近,经常会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在推一辆专门运皮箱的小车。他的腿部有轻微残疾,操着山东口音对记者说:“靠自己劳动挣钱,心里舒坦。”
“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一位名叫班丹久美的男孩,静静地享受着午后的阳光。他说,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依旧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近年来,西藏残疾人事业有了新的突破,在为残疾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生产条件和环境的同时,加大对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残疾人提供、创造培训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通过辛勤劳动,自力更生,融入家庭、融入社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扎西次旦,今年24岁。在自治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职业技能培训之后,在一家缝纫店里工作,曾在2014年获得西藏自治区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缝纫组个人一等奖和2015年中国残疾人技能大赛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拼搏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