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充满爱心的“生意经”
“光有年少时候的记忆是不够的。1991年起,我在私人作坊学习和从事编织、捻线、染色等各种手工缝纫的技艺,这样慢慢发展起来的。”珠杰回忆道。
珠杰出生于墨竹工卡县扎雪乡其朗村,那是一个古老而朴素的村庄。
除了做一个有良心、有责任心的商人,珠杰总是尽自己所能把爱心,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做一个有爱心的商人
1989年,珠杰在一个小巷的墙角开了一家甜茶馆。因为所在位置,珠杰干脆给茶馆取名孜苏茶馆,也就是墙角茶馆的意思。茶馆除了经营酥油茶、甜茶、包子和藏面外,还有一项算是独家经营。那就是在茶馆里摆放了30张藏式桌球的桌子,供顾客玩耍。这也很快受到了顾客的青睐,茶馆的生意很是火爆,墙角茶馆也很快在拉萨出了名。
2002年,在珠杰的带领下,店里成立乡村手工业移动诊所,花费40多万元,邀请知名的藏医专家培养了12名乡村赤脚医生,方便群众就地看医治疗。还到阿里、那曲等偏远的农牧区发放各种藏药,为当地老百姓送去自己的一份关怀。
做一个有良心的商人
2002年,珠杰开始经营西藏乡村手工业商店,并手把手地把自己学到的技艺传授给以前茶馆里的服务员,把他们变成了自己的徒弟。10几年的时间里,珠杰先后培养了多名家境贫困的徒弟,不仅传授给他们手艺,也照顾他们的生活,如今已有多名学生出师,分别在拉萨、日喀则、那曲等地经营着自己的编织事业。
在西藏自治区第二届旅游纪念大赛(展)活动中,珠杰的手工艺品“皮雕时尚挎包”、“民族手机链”、“毛绒小挂件”等都得了奖,他还被评为“拉萨巧手”。“这也算是给西藏传统民族手工艺和爷爷奶奶有了一个交代吧。”珠杰乐呵呵地说道。
来玩藏式桌球的人很多,人们的赌注通常是请喝几元钱的甜茶。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珠杰发现,来玩的顾客虽然没有赌钱,但是有几个年轻人常常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这里玩游戏,这让他的良心十分不安。
从1994年到至今,珠杰向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堆龙德庆县德庆乡中心小学等向偏远贫穷地区的20多所中心小学和民办学校,先后捐赠了桌椅等教学设备、学生冬季和夏季服装校、学习工具等价值10万多元。
古巷幽幽,令人回味。在八廓街的小巷里穿梭,总会发现这里一些精彩的故事。八廓街,由于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如今已成为拉萨著名的商业中心,随着西藏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八廓街里里外外,汇集了众多民族手工艺品店铺。在鲁固小巷,一家用黑色藏式氆氇作为招牌的店子,看起来风格独特、制作精美,不由地引起人的好奇心,让我们走进其中一探究竟。

没有太多地考虑得失,珠杰果断地把茶馆打掉,并叮嘱几个年轻人要多加学习,不要做游手好闲的人,并把30张桌子改成了课桌送到了老家的学校里去,供老师和学生使用。
踏入店内,发现取材于精心挑选的绵羊毛、绵羊绒、牦牛毛、牦牛绒,经剪毛、染色、织线、织布等多种工序,纯手工制作的款式多样、设计新颖、做工精细、色泽艳丽的背包、挎包、围巾、毛毯等被一排排叠好,也有在墙上悬挂起的,简直是西藏民间工艺品的大集合,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藏民族独特的手工艺。“这都是我们店员手工制作的,也是我们必须保证的诚信。”今年52岁的店主珠杰是个十分热情的人。
二楼上,一间20多平方米的楼上的教室里,十几个小学生正在认真地阅读英文,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课。刚开始时,为了提高自己女儿的英语水平,珠杰让擅长英语的外甥女旦增伟色给她补课。想到街坊邻居的小孩们也需要学习,没过几天,珠杰又召集附近居民的小孩一起上课。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商人
图为珠杰和妻子卓玛一起制作传统手工背包。 本报记者 格桑伦珠 摄
该做一门什么生意既能心安又能养活一家人,店里的几个服务员没有一技之长也不是长久之事,珠杰想到爷爷和奶奶交给自己的一门技艺,他有了新的打算。
跟随店主珠杰的脚步,我们从一楼到三楼进行了仔细的参观。一楼里手工编织的商品琳琅满目,古朴的织布机发出哐啷哐啷编织氆氇的声音;二楼的一间摆满小课桌的房间里发出朗朗的读书声,一群孩子正在认真地朗读英文;三楼上,几个人围坐在一起缝合布料,缝纫机发出滴滴嗒嗒的声音……热闹的场景与外面小巷的安静截然不同。
一个平凡的手工艺人,拥有一颗慈爱的心,用他勤劳的双手,托起一个个新的希望。为了慈善事业,珠杰和家人一直居住在只有40多平方米的老城区房屋里,可他将自己每年收入的70%都捐助了别人。“她是我最大和最长久的支持者,我们坚信大家的日子好了才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凝望着妻子卓玛,珠杰一脸幸福地说道。
和珠杰攀谈起来,我们了解到他已经在拉萨经商多年。
年轻的时候,珠杰就和村里的一群年轻人来到拉萨冲赛康一带闯荡,做起了古董生意,渐渐地对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积累了丰富的做买卖的经验。
珠杰的爷爷和奶奶曾经都是旧社会庄园里的奴隶。爷爷的特长是针线缝纫,奶奶则擅长编织氆氇和制作服饰,其技艺在当地十分有名。从小,珠杰就看着爷爷和奶奶成天不停地制作服饰和鞋帽,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的手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