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首页三栏 > 媒体报道 >

又根据国家文物局下发的全国文物普查登记表的内容

发布时间: 2016-06-30 10:33
24小时预约专线:029-88220226点击

专家

方向 西安甘露医院专家

资深藏医专家,长期从事精神分裂症、脑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先后在西藏藏医学院和藏医学研究院研修学习,师从著名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占堆、格桑旺堆、德吉卓嘎等藏医大师,授以真传。...

  对于唐卡类的文物,巴桑潘多表示,当出现鉴定流派、判断年代或者人物身份的辨识困难时,该部门会批量安排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门座谈,对这些唐卡一一辨识,保证建档内容的权威性。

  7日在西藏博物馆的瓷器建档室内,措吉美朵和几位同事手持软尺,在一排瓷器面前忙碌着,一旁不时有人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数据,该馆文物建档工作有序地进行着。目前,万余件文物已经建档,有了“身份证”。

  据该馆保管部副主任巴桑潘多7日介绍,西藏博物馆开馆初期,文物建档工作基础较为薄弱,除了简单的文物目录外,缺乏完整的、符合现代馆藏文物管理要求的详细档案,给文物普查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西藏博物馆于1999年开馆,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主体建筑分展馆区和库区两个部分,至今馆藏品已达52万余件。

  据巴桑潘多介绍,对于建档的文物,工作人员将根据规范录入文物的名称、年代、来源、完残程度、外观尺寸等14项内容,并根据文物的分类进行拍照和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号一样,每个建档的文物都会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

  为此,该馆2013年启动文物建档工作。为了规范藏品档案的填写,建档工作之前,该馆制定了文物编号格式及登记要求、登记条目、描述规范,同时,又根据国家文物局下发的全国文物普查登记表的内容,对档案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目前,西藏博物馆馆藏佛像、衣服类以及丝织品类文物的建档工作已经完成,法器、唐卡、瓷器的建档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当中。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西藏博物馆已经有万余件馆藏文物完成了文物建档的工作。

  巴桑潘多告诉记者,西藏博物馆开展文物建档工作,不仅完善了馆藏文物的身份信息,也为下一次的文物普查建立了基础档案。

  另外,在文物建档工作中,为了不破坏唐卡类文物的外观和画心,工作人员专门手工制作了棉布条,“将每幅唐卡的编号写在布条上,再用针线将布条缝在唐卡的边角上,这样既方便查找,也不损伤唐卡本身。”唐卡建档工作室工作人员京红说。

上一篇: 依托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拉萨召开

下一篇:以及外地牌照车辆在西藏全区的违章记录

敬告:前来就医的广大患者朋友,不要和故意与你攀谈的人透露信息,谨防医托,尤其是外地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如需提供接车服务,请通过电话、网络提前预约,医院未设其他分院。 唯一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公交五公司北隔壁)

24小时热线:029-88220226 / 18165241231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版权所有 西安甘露医院 官方网站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光华路东段1号1幢
24小时咨询/预约专线:029-88220226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3
注: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