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首页三栏 > 媒体报道 >

西藏发力消除“最贫困”

发布时间: 2016-06-29 00:15
24小时预约专线:029-88220226点击

专家

方向 西安甘露医院专家

资深藏医专家,长期从事精神分裂症、脑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先后在西藏藏医学院和藏医学研究院研修学习,师从著名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占堆、格桑旺堆、德吉卓嘎等藏医大师,授以真传。...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嘎冲村村民仓觉年过六旬,别人家儿孙绕膝,仓觉家却只有三人,劳动力不足致生活贫苦。2013年,经县扶贫办牵线,仓觉成为嘎冲村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帮扶对象。合作社免费提供鸡苗,为藏鸡蛋开销路……去年仓觉的收入超过5000元,年底还拿到一笔数额可观的分红。

  为彻底斩断“穷根”,近年来,西藏采取易地搬迁等方式消灭此类特殊地区的绝对贫困。罗桑旺堆与许多同乡一道,举家迁往条件优越的林芝市安置。

  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西藏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造大扶贫格局。近年来,建立完善政策扶贫、专项扶贫、产业扶贫等模式,多举措决战贫困。过去五年间,西藏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近百亿元,通过实施整乡推进、到户扶贫及兴边富民等,减贫成效显著。

  对于缺乏市场意识的农牧民来说,靠能人带动致富是脱贫的关键点。嘎冲村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格桑次仁被确定为扶贫项目“能人”后,干劲儿十足,“这些年,政府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我们开始一对一帮扶70户贫困家庭,教技术、讲营销,每天都很忙。”

  西藏自治区提出,“十三五”期间,在现行标准下,西藏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解决,贫困发生率降至5%以下,贫困人口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

  中国有句老话叫“故土难离”。可当“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是走,还是留?面对贫困,世代居住在西藏昌都市贡觉县克日乡的牧民罗桑旺堆选择了“走”。

  “新家气候好,政府帮助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分配耕地、收割机、脱粒机,年轻人还能享受就业培训,有了好政策,日子越过越富足。”罗桑旺堆说。

  西藏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创新“合作社+能人+贫困户”、“党支部+能人+贫困户”等精准扶贫模式,提高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

  对于像罗桑旺堆这样曾经身在贫困境地的赤贫者来说,这着实是个好消息。“从我这一代开始,子子孙孙就有希望彻底告别贫穷了。”他说。

  西藏自治区扶贫办称,得益于一系列扶贫举措有序落实,五年来,西藏累计减贫60余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2.95%。

  西藏自治区扶贫办党组书记苟灵说,从今年起,扶贫部门将把日喀则、昌都、那曲三个贫困人口占全区贫困总人口74.39%的地区作为扶贫工作重点,计划通过项目、产业、安居、搬迁、就业、技能、援藏以及驻村扶持等手段,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除了靠“能人”帮助,如今的西藏,从城镇到田间,各类扶贫培训随处可见。技术到手,眼界开阔,且具备了实战经验,越来越多“身怀绝技”的农牧民紧抓政策红利,开始“自立门户”、自主脱贫。

  拉萨市扶贫办副主任次仁说:“这些能人有经验、有技术、有头脑,扶持他们经营一批项目,扶贫‘拔钉子’效果明显。”

  作为中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根据国家划定的年收入2300元的贫困线新标准,2010年底西藏贫困人口83.3万人,占全区农牧区总人口的34.42%。

  罗桑旺堆曾经的家,地处金沙江沿岸一带“三岩”片区,这里“水在江中流,人在坡上住,地在山腰挂,畜在岩上放,一年忙到头,收获寥无几”。

  由于自然灾害多发、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弱、精准扶贫机制尚待完善,目前西藏扶贫开发工作仍存在返贫率高等困境。截至2014年底,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实现程度为65%。

上一篇:西藏加大古城名街保护力度

下一篇:春运人数将创下青藏铁路春运历史新高

敬告:前来就医的广大患者朋友,不要和故意与你攀谈的人透露信息,谨防医托,尤其是外地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如需提供接车服务,请通过电话、网络提前预约,医院未设其他分院。 唯一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公交五公司北隔壁)

24小时热线:029-88220226 / 18165241231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版权所有 西安甘露医院 官方网站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光华路东段1号1幢
24小时咨询/预约专线:029-88220226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3
注: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