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昆莎乡小学为例,在这里,无论是教室、宿舍还是食堂,每一间校舍外面都加盖了阳光棚。有了这些阳光棚隔绝,在严寒的冬季,孩子们同样能够沐浴春天般的温暖。
山南地区扎囊县扎塘镇永达教学点的小学生们正在上体育课。
以青春期的孩子为例,15岁男生平均身高、体重由1985年的160厘米和45公斤增长到2010年的167厘米以上和55公斤以上。14岁女生平均身高体重由1985年的154厘米和42公斤增长到2010年的157厘米以上和47公斤以上。
昌都市第一小学的学生正在上信息技术课。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布局城市之一,拉萨市多年来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快乐为核心”理念,克服海拔高、气压低、空气密度小的气候和地理因素,创造条件在中小学开展足球活动,使“阳光体育,快乐足球”成为校园里颇具魅力、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项运动。
辽阔而壮丽的青藏高原,山脉高大雄伟,河流清澈欢腾,人民热情善良。在比高原歌舞还要热烈的阳光下,西藏正处在历史发展最好时期。近年来,教育事业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日新月异。
这所小学除了学前班,只有1至4年级,一共159名学生,学生们主要以藏族为主。昆莎乡乡长次仁多吉介绍说,在这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以包吃、包住、包基本学费为内容的“三包”政策,也就是由国家出资负责孩子们在校的吃饭、住宿和学习费用,而且,这项政策可以一直享受15年,包括了一个孩子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毕业的整个过程。
随着教育惠民政策不断增多,广大农牧民子女的学习环境、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广大农牧区孩子们的饮食习惯和膳食营养结构都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西藏广大农牧区孩子们的营养状况得到持续改善,身体发育水平得到持续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得到明显增强,抵抗疾病、提高免疫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此外,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西藏还对全区城镇幼儿园的在园幼儿实行了免费标准为3600元的免费教育政策。2015年,落实城镇学前免费教育补助资金1.8亿元,惠及学龄前儿童近5万人。

事实上,“三包”政策早在1985年就开始实施了。按照要求,不仅农牧民的孩子可以享受到这一政策,还有城镇困难家庭子女、下岗职工子女、无劳动能力人员子女等9类人,都可以享受到这一政策。根据孩子们读书地点海拔的高低,财政补贴标准也有所调整。
另外,为了留住宝贵的教师资源,西藏财政还专门建立了乡镇教师生活补助标准政策体系。2016年,全区乡镇教师生活补助标准又一次提高,提高后达到二类区500元,三类区1000元,四类区1500元。仅乡镇教师生活补助这一项资金,全区财政支出总量就达到1.6亿元。
西藏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持续提高,为高原体育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而15年免费教育体系的建立,则为世代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各族人民带来了福祉。
据了解,教育“三包”政策自实施以来,曾先后14次调整标准。现如今,已由1985年政策确立之初的小学274元,中学310元,边境县乡小学304元、中学330元,提高到2015年的二类区2900元、三类区3000元、四类区或边境县3100元的标准。与1985年相比,标准提高了近10倍。

自治区财政厅厅长郎福宽说,进入新世纪以来,西藏教育投入连年大幅增长,据统计,1965年至2015年,西藏教育投入由不足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超过165亿元,总投入超过1020亿元。2010年至2015年期间,财政对教育总投入近640亿元,创历史之最。
拉萨中学的学生们正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
绿茵场上的孩子们犹如一朵朵格桑花,在雪域高原上追逐着足球梦想。
“三包”解忧求学来
“三包”政策实施以来,西藏基础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全区各级各类教育阶段入学率得到巩固提高,青壮年文盲人数及文盲率逐年下降,脱盲人数及规模不断扩大,人口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在政策保障下,全区数十万有志学子得以顺利进入区内外各高等院校深造学习,最终成为政治思想过硬、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的新西藏建设者、接班人。
白玛曲珍告诉记者:“姐姐上大学要交3000多元学费,我也是交了1000元,我觉得学费不够,妈妈说她在银行里借了两万多,以后我上大学的时候,就不一定交费了。”
门前脚下晃动闪过防守队员,大力射门,“球进了!”日前,当雄县完小六年级(2)班学生旦增金巴,在拉萨市U13(13岁以下)少年足球赛季军争夺战中打进精彩一球,赢得满场喝彩,笑容挂在他透着高原红的脸蛋上。
免费优惠一路通
白玛曲珍出生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县羊达乡普布钦村一个贫困家庭。2010年白玛曲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拉萨中学高中部,姐姐又考上了藏医学院,高额的学杂费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造成了更大的困扰。
实际上,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西藏各级财政部门还在为保障教育“吃小灶”。比如自治区财政明文要求各地(市)、县必须按上年本级地方财政收入的20%为标准用于教育方面支出。
在政策实施的30年间,西藏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超95亿元。
雨露滋润禾苗壮
长期以来,财政政策对教育事业的支持,让知识、思想、智慧与科学深耕于城乡阡陌、细种于草原峡谷。每个地市每一个县,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所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就是对这些年来所有努力的最好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