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高兴的是,现在的柏油马路从县城直接修到了我们村里,我们的幸福大道将越走越宽广。”乡长白玛央宗高兴地告诉记者。
如今这些喜人的变化,就得益于2014年山南地委、行署开展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工程。
“2014年,山南地委、行署按照把勒布麻玛乡麻玛村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小康示范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门巴文化展示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示范区’、‘特色生态旅游小城镇’的总体要求,多方筹措资金,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建成了现在的小康示范村。”
“我家房子的面积大概有240多平方米,去年建成没有多久,我就迫不及待地搬了进来,准备开个家庭旅馆,我相信,随着勒布沟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致富奔小康将不会是梦……”平措加央憧憬着未来的生活,脸上满是笑容,也流露出了对党的感激之情。
“快来和我们一起跳。”看到记者到来,热情的村民边巴卓玛顾不上休息,拉着我们的手挤进了人群。
走进平措加央的家,只见蓝白相间的三层门巴特色的小别墅,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
走进广场,村民们手捧洁白的哈达,端着吉祥的切玛,斟满香醇的青稞酒,身着节日的盛装,在广场上开心地欢唱着,新年的味道在勒布沟里依然浓厚。
然而,说起麻玛村的过去,珠杰皱起了眉头。他告诉记者,过去,由于麻玛村偏远闭塞,耕地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村里的特产运不出去,外面的游客不想进来,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发展。
“搬迁新建40户,就地改造19户,‘穿衣戴帽’10户,如今我们这个69户158人的小村庄犹如青山绿树环抱中的一块碧玉呈现在人们眼前。”珠杰兴致勃勃地给我们当起了向导。
告别平措加央大哥,我们信步走在乡间小道,去年刚建成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此时充满了欢声笑语,老百姓茶余饭后聚集在这里拉家常,妇女们相约在广场上跳锅庄……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这里处处彰显着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浓厚新农村氛围。
远看麻玛村,一排排富有民族特色的蓝顶白墙、独具藏式特色的两层小楼建筑沿河而建,水泥铺设的通村路两边是别致的路灯,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村文化广场嬉戏追逐,在阳光的映照下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让人觉得仿佛走进了一座美丽的小镇。
我们顺着珠杰书记手指的方向,放眼望去,江淮大道干净整洁,路灯设施齐全,缓缓流过的娘姆江把村庄点缀得灵动而又秀丽。
一曲舞跳下来,记者和村支书珠杰闲聊了起来,他向我们介绍说:“去年政府给我们修了这么好的房子,再也不是过去的‘鸡鸭遍地跑、出门一脚稀’了,以前村子脏乱差,少有外人来。现在,路是水泥路,村村有路灯,早晚还可以到广场上去锻炼。环境好了,村民们有的搞农家乐,有的开商店,一年下来挣10万元不是问题。麻玛村从以前的落后村,变为现在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2月16日,记者从错那县城出发,沿着新修的错那县到勒布沟柏油路,翻过大雪覆盖的波拉山,临近中午,来到了错那县麻玛乡麻玛生态小康示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