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首页三栏 > 媒体报道 >

促进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

发布时间: 2016-06-26 21:19
24小时预约专线:029-88220226点击

专家

方向 西安甘露医院专家

资深藏医专家,长期从事精神分裂症、脑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先后在西藏藏医学院和藏医学研究院研修学习,师从著名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占堆、格桑旺堆、德吉卓嘎等藏医大师,授以真传。...

  藏历新年前夕,在拉萨、日喀则等城市,来自仁布县康雄乡的农牧民活跃在街头小巷,出售藏族家庭过年必备的供品——酥油花。靠着这门手艺,康雄乡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

  达瓦是西藏山南市**县岗堆镇托嘎村铜器加工合作社的负责人。合作社成立以来,他们整合资源,带动十余名贫困户就业,托嘎村年人均纯收入从几年前不到2000元增长到目前的上万元。

  托嘎村25岁的姑桑洛追如今已是合作社的“老匠人”。在参加合作社前,他们一家生活比较困难。如今,她平均每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这个年也过得红红火火。

  近年来,西藏各地组织动员群众以传承、开发传统民族手工技艺为突破口,促进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现金收入。

  酥油花技艺是藏民族传统手工艺中的一颗明珠。手工艺人先在酥油中融入各色矿物颜料,制成制作酥油花的胚料,再用手工捏制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树木、飞禽走兽图像。在制作过程中,为了防止酥油融化,艺人需要不时将手放入冰水中降温。

  “十二五”期间,西藏认定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25家,培育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合组32家,其中有“日喀则市康马县南尼乡藏式家具加工专业合作社”“扎囊县虱雕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乃东县民族手工哗叽编织专业合作”等,这些合作社在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康雄乡,老艺人巴桑的技术首屈一指。为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传承、发展酥油花制作技艺,康雄乡从2008年开始举办酥油花制作技艺培训班,累计申请相关扶贫培训资金上百万元,培训近千人次。

  康雄乡党委书记旺拉说,每逢藏历新年和重大宗教活动,家家户户都要用酥油花作供品,“如果全乡更多的人掌握巴桑老人的绝活,大家增收的门路就更宽了”。

上一篇:目前补偿范围涉及草地、森林、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湿地等

下一篇:拉萨本周还有雨雪

敬告:前来就医的广大患者朋友,不要和故意与你攀谈的人透露信息,谨防医托,尤其是外地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如需提供接车服务,请通过电话、网络提前预约,医院未设其他分院。 唯一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公交五公司北隔壁)

24小时热线:029-88220226 / 18165241231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版权所有 西安甘露医院 官方网站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光华路东段1号1幢
24小时咨询/预约专线:029-88220226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3
注: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