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不仅是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也是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近年来,区党委、政府立足全局,出台相关政策,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根据规划,西藏为确保食品安全工作配备的执法装备、检验检测仪器和信息化等,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五年规划,通过监管理念科学化、责任落实网格化、监督管理全程化、监管手段科技化、安全治理社会化、监管队伍专业化等6个监管目标,全面推动西藏食品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王东升说:“去年西藏食品安全形势总体良好,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十二五’期间西藏食品监管体制也更加健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原标题:西藏扎紧食品安全“篱笆”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尽管如此,由于西藏饮食从业者的流动性、特色食品的多样性等特点,坚守食品安全“底线”依然面临较大压力。为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率先启动并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在立足区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要求,切实抓好群众饮食。
针对西藏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从业人员素质低、生产环境差、质量堪忧等问题,2016年西藏将出台《西藏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经营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政策,从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环节提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保障群众的消费安全。同时,严格执行新《食品安全法》,从法规和内容上严格执法程序,增加和完善了对网购、婴幼儿食品、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添加剂等领域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