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首页三栏 > 媒体报道 >

《民族文学》评出2015年度优秀作品

发布时间: 2016-06-26 01:43
24小时预约专线:029-88220226点击

专家

方向 西安甘露医院专家

资深藏医专家,长期从事精神分裂症、脑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先后在西藏藏医学院和藏医学研究院研修学习,师从著名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占堆、格桑旺堆、德吉卓嘎等藏医大师,授以真传。...

  《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表示,2015年《民族文学》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甘肃、湖北、浙江、海南等地举行了采风活动和笔会,并在北京举行了一系列作品研讨会。分别在广西、湖南、云南、重庆、山东等地新成立一批创作基地,在“繁荣少数民族文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办刊宗旨下,刊物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2015百强社科期刊”。


  该奖项从2015年度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六种文版的《民族文学》中共评选出了32篇(首)获奖作品,涵盖了11个少数民族作者及译者的精品力作,其中汉文原创作品9篇,蒙、藏、维、哈、朝母语原创作品10篇(首),翻译作品12篇(首),是当前少数民族文学多语种多门类、精彩纷呈、不断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少数民族作家发扬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紧跟时代。

  作为中国唯一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月刊,《民族文学》的“2015年度奖颁奖会”28日在北京举行,11个少数民族的32篇(首)作品获奖。

  原标题:《民族文学》评出2015年度优秀作品 涵盖11少数民族

  如壮族李约热的《你要长寿,你要还钱》、满族周建新的《篾梁父子》、维吾尔族阿拉提·阿斯木的《渴望鸟》等小说立足于当下现实,反映时代变迁与金钱观念给生活带来的新情况与新问题;蒙古族莫·哈斯巴根的母语小说《蛇》以独特的鄂尔多斯蒙古语方言描述了一群底层牧民离开草原,进城定居后的命运遭际;藏族尼玛次仁的母语小说《消失的山村》细腻描述了藏族人家发生的生活变革。评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回顾与思考》(白崇人、杨玉梅、石彦伟合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历程及成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总结,探索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

上一篇:西藏山南全力打造“藏中清洁能源基地”

下一篇:对此进行抢救和保护性开发已刻不容缓

敬告:前来就医的广大患者朋友,不要和故意与你攀谈的人透露信息,谨防医托,尤其是外地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如需提供接车服务,请通过电话、网络提前预约,医院未设其他分院。 唯一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与光华路十字(公交五公司北隔壁)

24小时热线:029-88220226 / 18165241231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版权所有 西安甘露医院 官方网站 西安雁塔甘露医院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光华路东段1号1幢
24小时咨询/预约专线:029-88220226 备案号:陕ICP备19022228号-13
注: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